🎂又一年,又一秋,有些话想对自己说
今年的生日过得平静些,记得和同事聊过关于「过生日」这个话题,他言:以前每年过生日家人都记得,有一年不被记住反而那一年他印象深刻。我抿嘴笑道:从小到不过生日的我,忽然被人记住,我会印象深刻。如果被记住,我反而不知如何安放心情和表情叻,我喜欢给在乎的人制造浪漫包括朋友,可不知为何,当他人为我做感人的事时,反而小心翼翼,也就是和那些个老友的真诚才能放开性情去接收真诚的祝福。
三十,意味着要迈入人生另一个阶段?
意味着要思想成熟?
那什么该是成熟的样子呢?
三十,我想与自己和解,撇去那些给自己定义的标签。
⬕ 焦虑依然存在,但请多听听自己的心声,认可自己多一些
最严重的一次焦虑在二十九岁就已悄悄来临,三十反而平静许多,无论对待生活、情感又或者工作,但好在都已自我调节好。启发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特别在意朋友的一句误解话语,当事人要承担的比这几个字的份量重许多的东西。且也告诫自己,不要自大的以为很了解别人般随意给他人(特别是当面)下定义、贴标签,极度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即使这人缺点百般,但也由不得他人去评判。
⬕ 认可自己的同时,也请认可他人多一些
有些认识的朋友就因为几次接触而喜欢给对方贴标签,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一刻,内心虽万般无奈,但又不想去解释或告诉对方真实的自己是怎样的,懂的人不会放大这些所谓的标签。也让我回想起曾经自大的自己,轻言给身边的好友贴标签,却不知我这样得多伤人呢?如不喜欢对方性格便不与交往或少往来,少些交集,少些误会。
也许这就是成熟的标志吧,标志着更多的反思、反省,也标志着对对方更大的包容心吧。
⬕ 如是缘分,依然真挚交友
虽后来结交的朋友少有的像从前那般千万分用心,需要磨合的时间更久,但好在大家都真诚用心,只是生活无过多交集无法悉心到达好友的身份,却默契般各自保留一些空间和隐私,能真诚交心便也知足,无须过份承诺世交如何如何,不制造压力。
⬕ 工作这件事儿,得积极面对
工作依然作为核心出现在三十的轨迹,现在心态与从前大不一样,更多想在工作中创造价值,投入其中,平衡工作中的大大小小事物,平衡心态,去实现更多创造性的事情。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发觉专心的做事是可以让感性的人变得更理性的,其实更喜欢自己理性的一面。不是没有理性的一面,只是无时无刻理性得让人喘不过气不是我所喜欢的。
⬕ 还是向往真挚的爱情,虽一路走来都不大顺利
记得有小说描述过:「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这样的轻言巧语,有多少人是如此的呢?这样的鸡汤看着就像韩剧般误导人,当然误导不了三十、四十、五十的所谓过来人,而会影响那些二十岁刚成年而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的认知。
10年前因为一个人,决然离开一座城。如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般重演。中间认识无数人,了解无数事,看透那些套路斑斑的做作行为,但依然选择简单些,再简单些,但「心理阴影」它不只是当下贩卖心理学知识的流行词,它就是带有魔力,跟随你一生,影响你的判断,除非遇到懂得守护你的那个人后也许它便会慢慢消失直至呈现如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