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标题党,只是觉得最近有趣的事儿挺多,而「单身」是期间还算热门且与我相符的话题之一吧~
「你现在,到底有没有对象呀?」
当我内心还在庆幸,自己的家人不像其他家长那般催促我的人生时,问题已悄然靠近我。“你现在到底有没有对象?”这...好像是每个人都逃不开的话题。
”没有。”简短的回答有时可以终止话题的继续,有时却只能收获反效果。
距离是躲避问题的方式之一,但却躲不了如今通讯发达的时代。每次电话尾音部分都会附带这个事儿(谈对象),即使内心再渴望,也会经不住这样的碎碎念吧。似乎人的一生,就该为此度过,那万千人群里,与我一样的人不会少!这样的问题泛滥了,人不免时而怀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家里亲戚介绍的...好歹是知根知底,认识一下吧」
家人对于我们这一代的社交圈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对我们的工作内容更是不大了解的,只知道我们一直在上班下班加班中徘徊。异地他乡,本能的会以为我们认识的人不多,也就影响了择偶的概率,多认识认识,自然不是问题。
当加上知根知底的人的微信后,如2020年焦虑的压力再次袭来。这一次,我深刻的意识到,我好似处理不了两性亲密关系,所谓的相亲内容来去如一:工作、家乡、年龄、身高、体重、视力、发型、日常穿衣风格等,到最后的结果依然取决于照片,你相信眼缘么?眼缘说真了就是外表给人的第一感觉,很不幸,我虽长相平平,却还是有自己的审美,虽然最终不一定取决于外貌。
如果按这情况,一周内相亲3-4个人,再理性的人都会崩溃吧。不停认识陌生人,再快速筛选掉这些人或被筛选掉,其实本质意义上,和购物有差么?我们把想买的产品放入购物车🛒,然后再去对比同类产品的性价比,再根据其特征选出觉得还不错且各方面都适合自己的,再下单购买,买回来后发现不合适或者不好,于是退货换货再继续以上流程(很抱歉,我把这样的关系比作交易)。
我知道,人和商品不能比拟,而比喻的却是这类行为方式和心理路程。
「一个人,有什么好!老了别人子孙满堂,你却只能羡慕别人的一生」
最终,还是听到了这句话。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与时间、与家人在这件事情上的对抗深入潜意识,我想要的是一个能相互信任且并肩前行的伙伴,而您也许想要的是在人前的一时得意?(当然也是为我们好)。
我也只能边实现自己的生活,边与你们沟通交流。他人有的,我们不一定要有/会有;他人的人生节奏,不一定我们也要跟随;他人...
如果,我有能力跳过婚姻得到想要的亲密关系,我一定为之努力。而婚姻不应该成为人生里的最终形态,亲密关系才是我应该去深入了解的。有的人很幸运一出生就能拥有;有的人挺幸运人生中能遇到且感受到。都说,婚姻需要冲动和勇气,也许我不知不觉过了拥有那股劲儿的阶段而不自知。我依然相信我也能遇到这样珍贵的亲密关系,只是,也许会晚些到来吧。
「我开始怀念曾经那个潇洒的自己,做任何决定都依然能对自己负责的自己」
人,衰退的不仅是身体,大部分时候是心灵。我不免俗,天秤不停的追求事事平衡,内心无数次的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大家都满意(闭嘴)?而你又明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闭嘴,潜意识里的思考可以导致瞬间的失眠,身体机能下降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