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mwenting.com】
当前位置 : > 短篇美文 > 青年文摘 > 正文

塔在人间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时间:2022-11-17 06:57 阅读:0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塔站在城的东南角。这是一座塔在这座古城中最合适的方位,向东,它可以远眺南海万里碧波,看白帆点点;向南,可俯视万顷旷野,随着季节的流向将滚滚的稻浪收于眼底;向西或向北,可鸟瞰城之阡陌,从如蚁般涌动的人流中,感受人间烟火的扑朔迷离。 

 
明万历四十年, 也就是公元1612年的某一个清晨,江西新建人欧阳保焦思不宁地站在擎雷山的高处,曦风正徐徐吹来,他不由感慨抒怀。这一年,欧阳保在雷州府推官任上被委任代摄雷州府治下的海康县。在自幼受父亲青囊学影响的他看来,从汉代以降,一直是郡治、府治、州治、县治的千年雷州城形胜赫然,西侧依山傍水,左臂耸护如勒马,右臂环绕如揖,而城东平旷无所依,实乃风水之缺失,雷州今后如欲人才辈出,定需在城之东南巽位,建文塔一座,夯实城之根基,补雷州无笔峰之憾。建造一座文塔,由此成为欧阳保任内的一大愿望。
 
建塔所需资金筹集,材料准备,人力组织,得到了时任雷州知府牛从极以及一大批乡绅的鼎力支持,在最短的时间,万事俱备。1613年正月,一座坐东向西的文塔,在雷州东南角的调会坊正式动工。塔初名“元魁塔”,寄意“文塔钟灵毓秀,元魁占鳌彰显”,或许“元魁”一词之平俗不能彰显文化人的品位,塔又有了另一个更为雅气的名字“启秀塔”,为“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众工匠日夜赶工,深挖基土,夯实基础。意想不到的是,在离地面约十米处,竟发现隐藏于土中的蛇蛋三只。欧阳保闻讯匆匆赶来,将蛇蛋捧在手中,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他面北感慨,三元及第,此乃天意也!塔由此更名“三元塔”。塔于1615年4月如期竣工,并最终定格于九层处。
 
 
三元塔因何只建九层呢?这里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玉帝的女儿有意来到人间游玩,而三元塔所处位置,正是天庭南天门。玉帝心疼女儿,为免其车马劳顿,令人修建直上云霄的宝塔一座,以方便小仙女出行。玉帝嘉勉众仙人,要求连夜动工兴建。由于当地的土地公此次未得安抚,心有怨气。当塔修至第九层时,他假装鸡啼,引领全城公鸡打鸣报晓。众神仙以为天色已亮,不便久留,便收工回归天庭复命去了。一座原本可能通天的宝塔,就这样被几声鸡啼坏了好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原指佛陀,后并指佛塔。塔原为佛教特有建筑物,最初主要用于藏存舍利、佛经等。它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慢慢地,其外形、功能和意义上便也有了更多的中国元素。据书载,在三元塔所处方位,曾建有唐代石制文塔一座,高约15米,为雷州所记录的最早的塔,取名“文笔峰”,只是此塔至元代便塌毁了。塔何故而亡,书中并无记载,后人便也不得而知,对于这座塔的存在,现在就是附近的乡邻也少有人知晓。世间随着时间长河漂流而来的人或事,大多已是湮灭于历史的浩渺之中了。
 
塔到了明代,已成为一个地方层级的重要标志,府城所建文塔定制九层,而一个县城的文塔最高只能建七层,这都是约定的民间风俗。人世的规矩,却是塔必须遵崇的。同属于雷州府的徐闻县城,有塔名为登云塔,共七层,竣工于1623年。相传一名叫贤堂公的仙翁,某天下凡巡视,发现徐闻人才较缺,便有心修筑文塔一座,助当地年青一代科甲及第。按计划,此塔深夜一更奠基,二更便可完工。但当地一名老财担心文塔修得太高,于己不利,便在二更之前假扮鸡啼。此时塔正修至七级,贤堂公听到鸡啼声,以为天将放亮,匆匆收工,留下这座七层古塔。与朋友聊起三元塔、登云塔的前世今生,便忍俊不禁。想想两塔同属一府,塔的建造均与神仙助力与一声鸡啼有关,这传说是谁抄袭谁呢?将一座塔的高度与一段段传说维系在一起,其存在自然更显神秘和合理。这似乎也是历史和世人惯用的伎俩。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塔在人间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