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见她,是在湖边的青桥上。
她一席青衣,美丽而飘逸。
她的淡淡一笑,醉了他的心。
他与她,一见倾心。百般轮转,他终于打听到了,她是江家的大姑娘,年芳十八,被许配给了赵家的傻儿子。
她不想嫁,他的父亲也不想许她。无奈赵家在这一片势力很大,他家那傻儿子又偏偏喜欢她。
那日,她本是要跳江。
却在戛然间,看到了他。
听她父亲言过,自那日回去之后,她再也没闹过,只是每天对着她画上的俊俏男子发笑。
他喜,她的情。
他恨,自己无能。
恨无法护她周全,只好默默的为她铺好脚下的路。
姜国正值战乱,或许她嫁到有势力的赵家去,要比跟着他奔波安全得多。
之后,他没找过她。
他只是远远的跟着她,替她解决对她不利的人。
在这样的年代,生的出尘,也不知是福是祸。
他也会记下,她的喜好,记住她喜欢咸味点心,喜欢城西的天香酥。
记住她喜欢青色,珠钗,帕子,华服,都是青色的。
记下她穿的是雕玉兰,月影轩,还是茶碗花。
喜欢简单,却不是完全的天真,嘴角永远噙着一摸恰到好处的温温笑意,这样的她,让他越发着迷。
他就这样,爱的无私。
他说……
识她,护她。
而不是,
识她,携她。
“
(二)
他们两个再次相遇是在城西的青石巷……
他跟在她身后,她却绕到了他后面。
也许是天定的缘,他们就这样相识,相知,相爱。
姜国的战势,迅速地蔓延。
县令早就看赵家不顺眼,趁着战乱,来了一场拔草除根。赵家的壮丁,全被抓去充军,她不用再受他们威胁。
可他也愿为姜国出一份力。
他自幼习武,虽未能生在富贵人家,却也温饱有余,其父母便为他寻的师傅。
他满腔赤血,一心报国。